一起来,跟着“悟空”游山西。2024年8月,山西迎来盛世高光。有人说,别家网红一座城,山西网红整个省。虽然山西作为现象级文旅效应出圈,但熟悉山西文旅、文博的人都知道,当下的爆红不仅仅是一时的偶然片刻的高光,而是长久以来多方面共同发力、积累和努力的结果,是沉潜蓄势、厚积薄发的惊艳,是众多热爱与才情,点燃了这一把文化之火。山西丰富多彩的文化图谱,吸引全国和世界的目光何以山西?或许,别家网红的是文旅,山西网红的是文化。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物资源丰富,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约占全国76.67万处的7%,全国排名第四。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占全国总数的10.5%,居全国第一。山西素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美誉,现存古建筑28027处,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其中元代及元以前木构古建筑509处,占全国的80%以上,特别是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木构古建筑均在山西。山西现存唐代以来彩塑12000余尊和壁画50000余平方米,数量全国第一;现存古戏台2800余座,数量全国第一;旧石器遗址、地点800余处,数量居全国前列……所以说,让山西爆火的不仅是一时网红打卡地,而是千年万载传承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外在的繁华和光鲜亮丽,而是内在的灵魂与底蕴和多元的文化盛宴;不仅是文化的片段局部的精彩,而是文化的完整脉络与整体辉煌灿烂。到山西旅游,不再是单一的旅游体验,足以称得上是一场全面的文化探索之旅,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一榫一卯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正是凭借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山西胜在文化自信与自豪,24节气留下的辛勤与智慧,锣鼓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间烟火,隐藏在村落巷陌中的庙宇楼台,时代序列完整数量品类齐全的古建文物,晋国的叱咤北魏的浩荡,关羽的忠义晋商的坚韧,造像庄严壁画绚烂,太行雄壮黄河磅薄……共同编织了山西丰富多彩的文化图谱,吸引全国和世界的目光。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文物保护新格局何以山西?地上文物看山西,说到家乡的文物古建,山西人都能如数家珍罗列一串。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几乎融入了每一个山西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了一种自觉的责任与使命。“两山夹一川”,山西地质、气象等自然灾害分布广、影响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而山西有相当数量的国保、省保级文物单位处于地质中高风险区。独特的自然地质条件下,文物保护之于山西,不仅仅是一项政府工程,更是全民参与的自觉。从省委省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将文物保护视为头等大事,山西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执法力度,多点发力,确保每一处文化遗产都能得到妥善保护。2024年,山西省财政安排省级文物保护经费4.08亿元,较2021年3.24亿元增加0.84亿元,年均增长8%,支持主管部门根据保护规划、工作需要组织开展文物保护项目维修及安防、消防、防雷等保护性设施建设,推进考古发掘、古建筑日常养护、文物看护及全科人才培养等工作。同时,最大限度争取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对山西省文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2024年,山西省争取到国家文物保护资金5.25亿元,较上一年度3.28亿元增加1.97亿元,增幅达60%,补助规模、增加额度、增长幅度均为全国第一。另一方面,山西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文明守望工程”,是山西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2017年3月11日,《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资、集资、出资、认养等多种形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到2023年,“文明守望工程”已累计利用社会资金近5.2亿元,420余处文物得到认养,共保共享的合力正在形成。拓展经费投入渠道,构建多元资金保障机制还包括,山西财政支持低等级文物保护任务重且财力确有困难的市县,从2023年起使用一般债券资金加强本地区文物保护工作,2023年全省安排资金3.58亿元,用于低级别文物修缮保护;支持筹建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等。资金有保障,管理有政策,2024年1月1日,《山西省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正式施行;2月,《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省级层面规范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政府规章。政府打出组合拳,山西的文物守护者们忠诚使命,2024年6月,“哔哩哔哩”与山西省文物局联合出品纪录片《文物守护人》播出,讲述普通的文物守护人的感人故事,展示这条平凡而伟大的守护之路,守护的不仅是文物,还有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从6月到8月9日,这部纪录片在“哔哩哔哩”站内播放量1154万,弹幕9259条,2.3万人追剧,评分9.9分。对比同期完结纪录片,热度、播放量高出双倍。云时代背景下,山西还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让珍贵的文物得以更好地保存和展示,观众可以在不接触实物的情况下,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的魅力。山西人对文物的爱护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念。老一辈的山西人,都能如数家珍地讲述家乡古迹的传奇故事;年轻一代则通过实地研学、新媒体传播、课堂教学等方式,深入地了解家乡历史文化遗产。不论身在哪里,每当提到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应县木塔、五台山等名胜古迹,山西人的眼中总会闪烁着自豪与热爱的光芒,不由自主身体力行宣传或保护文物。山西文旅推介海内外出牌亮剑何以山西?2024年,就文旅、文保,山西密集出台发布了多部法规和文件,无疑为山西文旅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除年初施行的两部文物保护的办法外,1月,山西省政府发布《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3月,山西省文旅厅、省民政厅联合发布《2024年加快推进文旅康养集聚区、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6月,《山西省五台山文化景观保护条例》正式施行;11月,《山西省旅游发展促进条例》将正式施行。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这一工作任务深入人心。2023年春节大年初一,张艺谋贺岁电影《满江红》带火了太原古县城,也给山西带来了一份“开门红”的好兆头。随之而来的是从5月20日到25日,东方甄选山西行,从太原一路北上到大同,在山西直播了6天,加之好评如潮的小作文预热,山西文化历史硬核输出,如同鲜衣怒马的少年,笑傲穿行在繁花正盛的现实与网络。一年多来,山西文旅、文博“走出去请进来”,面向世界邀约,许多推介语耳熟能详,“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历史很远,山西很近”、“晋享民俗,冬趣山西”,还有许多地市的推介词,字里词里当仁不让的自豪:“唐风晋韵锦绣太原”、“汾酒故里英雄吕梁”,“中国古都天下大同”,“关公故里好运之城”、“溯源华夏,最初中国”……任何一个读出来都是千年的文明。“开门红”这一年多来,山西文旅推介会远到非洲摩洛哥,近到好邻居河南、河北和山东,约着组成“山河四省”搭子一起出牌亮剑,“山河锦绣豫见山西”、“鲁往晋来,沿着黄河遇见海”,放大招引得全国网友围观。文旅部门“听劝”“开卷”,2024年1月11日,“月亮不睡我不睡,题海战术谁怕谁!”河南文旅一天更新近百条视频出圈,山西文旅连夜刷题不遑多让,在抖音平台上“山西文旅”更新57条。正当山西剑啸江湖长歌当行之际,《黑神话:悟空》洒下泼天富贵,大家才惊悟,原来在2022年的时候就已联动布局。“好运不会凭空而来,要么藏在努力里,要么藏在坚持里,哪有那么多天赋异禀,努力的人总是翻山越岭”,更何况,山西真的天赋实力。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特色晋菜、品质住宿、交通运力、“山西礼物”、精品演艺等配套服务,促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健全以游客为中心的产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还有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都是山西的努力和积累。所以,在“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答卷上,《黑神话:悟空》来到的时候,是加了一道大分题。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山西温度适宜,秋色醉美,这个9月,各大国际类展会、论坛、节庆、演唱会也进入最密集时段,仅就太原和晋中,展会有2024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第八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中国(山西)老龄产业博览会、第二届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2024山西食博会、2024山西(太原)旅游景区新时代发展博览会等;体育赛事有第六届中国晋中国际柔力球大赛、2024太原马拉松赛等;演唱会有林俊杰、张信哲、凤凰传奇、赵传、李宗盛、汪峰;还有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秋和国庆节,怎能不和山西来一场邂逅?全国游客的共鸣构建了一座精神家园何以山西?在这场由游戏引发的文化热潮中,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们一样发现全国各地的人们,无论身份、年龄、地域,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山西古建、山西文物的热爱与敬重。本以为董宇辉小作文引领在前很难再超越,没想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大家的目光发现了山西的古韵之美:写短文文字走心笔法老到,不吝惜赞美;拍照片角度新颖独特,构图巧妙,对古建色彩运用恰到好处;小视频更是将这份热爱推向了新的高度,不仅仅是精心制作,还有独特的解读和创意,成为了山西文化传播的强有力推手。甚至仅仅是三五十字的跟帖,那份深意都不禁拍案叫绝。更有那么多权威媒体资深的媒体人,在各自融媒体平台上用自己的方式不约而同地高频次为山西打广告,这份跨越地域的情感共鸣,温暖而感人。这段时间,许多山西人或收藏或转发美图佳作精妙视频,无比赞叹远方来客的才情奉献,助力山西找到自我之美,可以说,游客从积极的参与者,变成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保护者。大家的热情与热爱,点燃了山西的文化之火,在一篇篇“你要写山西,就不能只写山西”的原创作品中,千千万普通人表达的不仅是对古建文物的简单观赏,而是对山西文化的深入体验与理解。在探索游历山西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古建之美,更感受到了山西所承载的精神内涵,有的写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有的说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很难列举铺排那些“十万+”“百万+”的作品,这份用心用情闪亮如星光,汇聚成照亮山西的璀璨,让山西之美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向往,也将山西的美丽与魅力,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理直气壮地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山西文化“撑伞人”山西晚报的深情承诺何以山西?还想说说我们自己——山西晚报。2021年10月上旬持续强降暴雨,山西多地出现内涝等地质灾害,全省有17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建筑倒塌、部分构件损坏等险情。山西晚报独家发文《风雨中,有一种古建,叫“山西古建”,但她们正受到巨大威胁……》,标题起得长,实在是想表达的内容太多。一时间,山西古建筑尤其是低等级古建的安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各方都在积极行动,为山西古建“撑伞”。一晃又是3年,而今的山西古建光照八方,该如何表达这段由《黑神话:悟空》引发的文化之旅,表达对所有热爱山西守护文化的人的敬意、谢意与情意,我们选择用典藏版的方式参与其间,并感到荣幸。创刊近25年,山西晚报深耕于山西文旅、文博、文化、文明的沃土之中,从线上到线下,从文字到视频,用一篇篇精心打造的报道,一场场匠心独运的活动,表达新闻人对家乡的深情和承诺,从未止步。正在进行的“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大型融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记者的脚步依旧在路上,已经完成了80余个县市区的报道;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山西主题活动“十大博物馆抖音大联播·让‘国宝’实证文明”,彰显“文化有根、文明有源”,全网累计观看量数千万次;2023年12月的“文化名家会客厅”,以文化的力量,看见不一样的山西……往更早说,还有重走晋商万里茶路南国武夷山下的出发;有重走西口路乌兰巴托的抵达……不是证明什么,只是想说,山西晚报在报道山西的过程中,遇到了太多太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对山西的热爱深沉炽热,让人动容,而讲好他们的故事,讲好山西故事,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态度,更加创新的传播方式和渠道,投身于山西文旅文博事业的宣传与推广之中,让山西的文化传得更远、更广、更深入人心。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在哪里,做山西文化“撑伞人”的一份子,是山西晚报的郑重承诺。
山西晚报记者赵晋燕